近日拜读了国家一级编剧齐麟鹏同志的新作——剧本《决不罢休》,书中有一句颇打动人心的话——法不阿贵,刑不避臣。
法不阿贵,刑不避臣。这句话出自《韩非子·有度》,全文是“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这启示我们,治国理政,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使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和信仰,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触犯法纪者一视同仁,以此彰显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决不罢休》把故事的场景放置在明初的大舞台。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若论反腐力度之大,惩贪刑罚之严酷,哪个时期也比不过明朝洪武年间,哪个皇帝也比不上出生于安徽濠州的朱元璋。出身贫寒、历经悲惨生活的朱元璋从小就对暴政贪官充满了刻骨仇恨。自他登基后,他从历代王朝因腐败而导致灭亡的沉痛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不反腐败社稷将覆的道理,所以,他对祸害江山的贪官污吏特别痛恨。为了反腐惩贪他特意制定了一套前所未有的刑法,用最严酷的手段打击贪官污吏。
朱元璋惩杀贪官一向都是坚定不移眼睛都不眨一下,然而,有一桩案子却令这位严惩贪官冷血铁心的皇帝优柔寡断,这就是他一生之中让他最痛苦而又最难下决心的案子:
驸马欧阳伦执法犯法,贩运私茶,草菅人命。朱元璋得知欧阳伦走私茶叶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被他派出督查走私的爱婿竟然执法犯法自己在贩运私茶!爱恨交织的朱元璋心情异常矛盾,他的爱女安庆公主的苦苦求情更令朱元璋难以作出严惩女婿的决定,他怎能让自己的爱女变成寡妇呢?朱元璋实在不忍,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想借皇室公议救下爱婿欧阳伦。然而,在泣血的控告和御史一番义正词严的强烈要求下,朱元璋进退两难,大明皇帝陷入了他一生中最难作出抉择的境地。
朱元璋痛苦至极,然而,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在肝肠寸断的激烈斗争之后,朱元璋终于挥泪写下了他这一生中最难写的一道诏令:依法将自己的爱婿欧阳伦处死!
《决不罢休》对朱元璋这种既爱护儿女私情,又作为成熟政治家的艰难选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刻画,成功塑造出一个生动复杂的历史人物形象。
在家庭方面,朱元璋对妻子马氏和儿女都极为疼爱。他不仅对妻子深爱执着,更是对儿女宽容包容,包庇他们犯下的错误,甚至庇护他们不受法律制裁。这充分显示出朱元璋作为家长的温情一面。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朱元璋又不得不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皇权稳固和政治利益面前,他必须要牺牲亲情。这些举动也许对私人感情造成了伤害,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却是正确的。这种既有人性又具政治家风骨的形象,使得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鲜活立体,令人叹为观止。
《决不罢休》通过对皇权与正义之间艰难抉择这个主题的细致刻画,成功构建出一个内心丰富多彩、性格复杂折衷、命运跌宕起伏的朱元璋形象,这也是该剧最大的成就所在。这种将历史人物人性化,在政治责任与家庭感情之间的矛盾中塑造人物命运的手法,值得其他历史剧学习和借鉴。
《决不罢休》也把目光放在普罗大众上,刻画了一群可爱可敬的底层人民的形象。宋石金——一个职位最低的末流小巡检敢拦截检查当朝驸马、钦差大臣欧阳伦的车队,敢查出当朝驸马在贩运私茶。为了杀人灭口,欧阳伦命令手下杀掉宋石金和手下的差役,只有宋石金血战逃脱。
宋石金决定进京告状举发欧阳伦的罪行,而欧阳伦则以钦差大臣的名义发布全国通缉令命令各地缉捕宋石金并就地斩首。一边是权势显赫的驸马,一边是弱小卑微的巡检,在这场力量悬殊以卵击石的较量中,宋石金显示出坚定的意志,不告倒欧阳伦决不罢休!从此,宋石金就踏上了一条极其危险的进京告状之路……
在千里迢迢的进京告状途中,处处危机四伏,时时险象环生,宋石金九死一生地躲过了一路的追杀。在这个过程中,宋石金得到了流浪少年陶六子、流窜窃贼燕云飞、妓女唐婉儿的帮助,他们的身份无疑是卑微的甚至是卑微到泥土里的,然而他们却最富有正义感,他们在帮助一个朝廷通缉的“要犯”时,从来没考虑过自己个人利益的得失,充盈在心中的是满满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我们还可以从宋石金的妻子兰英娘、安庆公主的贴身丫鬟丁香身上看到。
两相对照,我们更可以理解,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正是这种来自草根的风骨,才真正支撑起了大明王朝的脊梁,才真正承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